石油行業競爭如何去分析
日期:2022-06-27 18:28:05 來源:互聯網
自2006年國家開征石油特別收益金以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以下簡稱三大石油公司)已累計上繳石油特別收益金9008億元,石油行業競爭為我國財政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近年來,由于油氣資源品質變差、自然遞減加快以及社會成本快速增加、石油行業競爭美元貶值等影響,三大石油公司勘探開發投入大幅增加,原油成本不斷上升,效益急劇下滑,可持續發展遇到了嚴重困難,保障國家石油安全供應能力面臨嚴峻挑戰。石油企業上游業務確已無“特別收益”,國家應該盡快取消石油特別收益金政策。
主要理由如下:一是石油企業已沒有“特別收益”,正常收益也難以保持。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國油氣資源品質變差、產量自然遞減加快,同等規模投入油氣產量減少,單位成本上漲。資源品質劣質化,中國石油近5年探明石油儲量中滲透率小于10毫達西的儲量比例已達78.3%;中國石化部分油田新增動用儲量中低品位儲量也高達70%~80%;我國海域新探明儲量中的邊際、低滲、稠油油田所占比重也很高,中國海油2011~2013年新發現儲量中的“邊、低、稠”儲量占50%以上。油田開發普遍進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雙高”階段,石油行業競爭中國石油2014年平均綜合含水上升到88.19%,儲量可采出程度上升到75.51%;中國石化東部主力油田已進入開采后期,開采條件急劇惡化,油田綜合含水已超過90%,部分區塊甚至高于98%。產量遞減嚴重,穩產靠大規模投入。中國石油2006~2014年原油自然遞減率平均每年為10%,單井日產從2.9噸下降至1.8噸,為保持穩產,石油行業競爭逐年加大產能建設投資,油井數由12.5萬口增加到22.3萬口。2006~2013年三大石油公司國內上游投資分別達到11789億元、5418億元、2588億元,穩產的資本性支出大幅提高,而國內上游業務投資資本回報率分別由2006年的51.2%、27.5%、51.0%,下降到2013年的17.8%、11.8%、25.5%。上游業務作為石油企業盈利的支柱,其效益下滑導致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大幅下降,2006~2013年三大石油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由13.9%、18.8%、19.7%降至7.2%、11.5%、13.1%,低于2013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Exxon、BP、Shell、Chevron、Total)凈資產收益率平均14.7%的水平。中國石油凈資產收益率僅為7.2%,已低于2013年我國113家中央企業凈資產收益率7.6%的平均水平,石油企業國際競爭能力大幅降低。第二,美元貶值減少了石油企業銷售收入,實質降低了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石油行業競爭導致企業多繳石油特別收益金,降低了企業利潤。國內原油結算和石油特別收益金均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升值導致國內原油銷售收入減少和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實質下降。2014年石油企業原油結算價格100.47美元/桶,國內結算價格為4560元/噸,與2006年匯率下結算價格相比減少了1358元/噸,按三大石油公司生產原油1.8億噸計算,美元貶值使三大石油公司銷售收入減少了2444億元。同時石油行業競爭受美元貶值影響,現行特別收益金起征點65美元/桶只相當于開征時候的49.5美元/桶,降低了15.5美元/桶,在油價100美元/桶水平下,起征點實質降低導致三大石油公司每年多繳納特別收益金300億元。